多地取消旅游预约“不约而至”如何体验良好?

多地取消旅游预约“不约而至”如何体验良好?

归纳 :文竹出处 :新华网 查看次数:发布时间:2024-07-19 15:21:16【字体 :小 大】

  “取消预约”是2024年国内暑期旅游市场的热词之一。

  近期,上海、北京 、苏州 、成都、杭州等旅游热门都市纷纷公布,XM外汇平台MT4教程除部分核心景区、博物馆外,其他景区取消预约要求。

多地取消旅游预约“不约而至”如何体验良好?

  随着暑期来临,多地旅游市场迎来客流高峰 。取消预约后,如何让“不约而至”的游客有更好的旅游体验?

  多地取消景区预约

  时值盛夏,记者在杭州西湖景区钱王祠通道处看到,昔日预约扫码的展板已撤掉,工作人员正引导游客有序进场 。

  端午小长假的前一天,“苏州发布”公众号发布资讯:除部分核心景区和博物馆外,苏州全市其他A级景区、文化场馆  、宗教活动场所取消实名预约  。

  几乎并且,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公布,除部分热门景区和文化旅游场馆需要实名预约或购票外,全市3000余家文旅场所,整体落实入馆参观、入园游览免预约等举措。

  进入暑期旅游旺季后,国内取消景区和文旅场所实名预约的都市群连续扩容。

  6月20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布,除故宫、国博外全市景区整体取消预约要求;此后,XM外汇代理武汉、成都 、南京 、长沙 、杭州 、广州等都市相继发文,除少数热门景区场馆在旺季等特定时段确有必要预约限流的,蓝莓外汇开户取消A级旅游景区预约入园要求。

  记者梳理发现,仍保留预约制的文旅场馆,也积极推出优化预约服务。

  比如,故宫博物院出台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团队快速预约、检票措施,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2米(含)以下未成年人参观不需要预约,在已预约门票的成年人陪同下进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则推出“老年票”,70岁以上的老年人无需预约,凭资料证或老年证领票即可进馆参观。

  作为我国文旅运维方法的创新实践,预约制对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促进旅游业平稳有序推动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国民旅游热度连续走高,一些难题也显现出来:热门景区门票供不应求;预约程序较为繁琐;“一票难求”之下甚至催生“黄牛”状况……

  为切实提高旅游景区开放运维水平,门票预约制度不断优化完善 。

  2023年7月,政府文物局下发通报,倡导各地博物馆应优化变更门票预约制度 。针对一些热门旅游景区出现预约难等难题,文旅部办公厅专门下发通报,要求及时应对市场需求变动,优化预约措施,实行科学运维,不搞“一刀切”,实现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统一,最大限度满足广大游客参观游览需求。

  “不约而至”能否有更好体验?

  杭州公布景区取消预约的第二天,安徽游客陆女士便和好友接连“打卡”了雷峰塔 、德寿宫、西溪湿地等景点,“不用提早约,资料证也不用刷,行程安排更灵活,旅游也更舒心了。”

  “在很多景区,导游现场购票效率更高 。”途牛北京旅行社有关主管人表示,取消预约能提高旅行社工作效率。

  今年以来,外国人来华热度连续升温 。携程数据呈现,今年上半年,XM外汇开户国内入境游订单同比上升超1.6倍 。景区免预约也让外国游客感受到更多便利。

  一些地区公布的数据呈现,取消预约后,游客量有明显上升。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解读,景区取消预约法规叠加暑期效应,进一步带火北京旅游市场 。6月24日到7月5日两周内,北京景区门票查找量较前两周环比上升近3倍;苏州多个景点、博物馆在取消预约后也迎来客流高峰,端午期间共接待游客532万人次,同比上升三分之一。

  一些人担心,部分景区取消预约后客流量剧增,会降低旅游的体验感。

  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浙江自然博物院在取消预约后的第一个周末,现场排队的队伍接近百米 。一些外地游客反馈:“进馆后还是跟着人流走,展品没办法仔细看。”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孙梦阳说:“取消旅游预约制旨在提高游客的便利性,但在旅游旺季,需要配合弹性运维和人性化服务,让众多‘不约而至’的游客有更好的体验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副教授吴丽云也提醒,暑期旅游高峰期,客流运维方面或将面临一系列考验 。比如,线下大排长龙时,有的游客可能花钱雇人排队购票,让“黄牛”状况再度出现 。

  完善配套措施 供给多元选择

  有业内人员认为,无论是实行还是取消预约,都是对文旅市场及游客需求的回复。面对暑期旅游高峰,都市及景区应综合思考人流量 、承载量 、参观体验等因素,做出因时因地制宜的决策 。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卫红认为,热门博物馆和景区应学会“双腿”走路 。“既可以面向有预约和规划行程习惯的游客保留预约服务 、优化流程;也可以面向临时起意 、不习惯或不方便预约的游客,保留线下票务服务 。”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取消预约的景区,应进一步增强人性化服务理念,提高精细化服务水平。比如,为中小学子、老年人 、残障人员等特殊群体供给便利措施,防止“黄牛”挤占票源等 。

  不少受访者表示,为寻求旅游人数和参观体验的平衡,对热门景区应采取流量提示 、错峰分流等措施,以避免拥堵。

  据了解,为应对暑期客流,北京天坛公园提早研判解读线上购票现状和游客架构变动,根据验票现状动态变更回补票量;上海则通过“乐游上海”小程序,呈现全市约140个景区(点)的实时客流和最大瞬时承载量,游客一看便知景区是“舒适”还是“拥挤” 。

  7月1日,政府文物局发布通报,清晰核心场馆、热门场馆可根据实际现状,通过适当延长开放时间、策划云展览等方法,更大限度满足观众参观需求。记者注意到,多地博物馆纷纷在暑期延长开放时间,或推出“夜游”项目 、打造“24小时博物馆”,为公众供给更多元的文化体验 。

  “预约不是单一事情,而是平台工程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首都文化和旅游推动研究院落实院长厉新建提议,在保护文物保养 、生态保养的前提下,应谋划开放更多可游览空间,更好满足旅游支出需求。(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段菁菁 陈爱平 杨淑君)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标记*